泉州钟楼作为古城的地标性建筑,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,更串联起一条承载闽南烟火气的宝藏美食带。这里既有传承百年的古早味,也有融合新潮的创意料理,构成一幅活色生香的美食画卷。
一、老字号里的时光印记
侯阿婆肉粽(钟楼旁)是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认证的经典。不同于普通肉粽,这里用三层糯米包裹卤肉、香菇、虾米等十几种食材,淋上甜辣酱与花生酱的双重酱汁,咸香中透着微甜,搭配肉燕汤更显地道。而在钟楼百货旧址改造的七栩钟楼酒店顶楼,不仅能俯瞰古城全景,还能品味融入闽南风味的日料创新菜。
奎霞巷26号肉燕汤是本地人私藏的早餐据点。薄如蝉翼的燕皮包裹马蹄肉馅,在猪骨高汤中翻滚,再配一碟花生酱拌面,正是泉州人开启一天的能量密码。
二、街头巷尾的必尝清单
从钟楼向西街漫步,亚佛润饼菜的春卷皮裹着胡萝卜丝、海蛎煎等馅料,薄脆与鲜嫩交织。转入金鱼巷,海丝金凤元宵圆用滚糯米皮包裹花生芝麻猪油馅,咬开瞬间爆浆的甜蜜让人欲罢不能。
夜宵时分不可错过水门巷炸物摊,金黄酥脆的炸醋肉裹着淡淡醋香,既可单吃也能搭配面线糊。而谢记四果汤在石花膏基底中加入西瓜、芋泥等六种配料,淋上蜂蜜水,清凉解腻。
三、新旧交融的味觉碰撞
新兴的BAR LOTUS将法式可丽饼与闽南风味结合,火腿芝士馅料的咸香与牛乳冰淇淋的浓郁形成奇妙反差,成为年轻人的打卡新宠。秉正堂糖水铺则把传统花生汤玩出新花样,沸腾时打入蛋花,配油条蘸食,甜润中透着烟火气。
钟楼周边还藏着斯丹姜母鸭的砂锅传奇,老姜与番鸭经数小时煨煮,肉质酥烂入味,姜香渗透骨髓。若想一站式体验,泉州酒店集结了姜母鸭、海蛎煎等三十余种闽南经典,堪称舌尖上的博物馆。
漫步钟楼周边,每一口都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。从清晨的面线糊到深夜的姜母鸭,这条美食脉络不仅滋养着泉州人的日常,更成为旅人读懂这座世遗之城的味觉密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QQ:23236402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