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来说,中餐的上菜程序,先冷盘、后热炒(热菜)、主菜、各种汤,中间穿插面点/面食,最后是水果。
第一道上的是冷盘,即一些开胃小菜,冷盘一般在开席前几分钟上为宜。待客人全部来齐之后,就可以通知后厨开始准备热炒,待冷盘吃的一部分后,开始逐渐上热菜,上菜的速度要根据客人用餐的速度,用过客人用餐速度较快,可催促厨房加快出菜的速度,以免出现空盘过多,客人不够吃等尴尬场景。
中餐在上菜的过程中,也要注意这么几点:
第一,上菜的速度要快,要保证菜肴的呈现形式和口味,防止热菜等待时间过久变冷,或是有些如拔丝地瓜等菜式,等待时间过久,会影响菜品的口感。
第二,就是要注意汤类的菜品在上菜过程中,要端稳,以防止洒落烫伤,同时要注意砂锅类带盖的汤类,要提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客人分掉其中的食物,应提前备好汤碗、垫碟、汤勺等餐具,供客人使用。
第三,有铁板烧或者需要酒精加热的菜品,一定要远离随餐的孩子、老人,谨防烫伤。
一般来说,西餐的上菜流程,开胃菜-汤类-主菜-甜点-饮品。
第一道菜品跟中餐类似,也是冷盘,一般就是开胃小菜;
第二道则是一些汤类,如清汤、蔬菜汤、奶油浓汤等;
第三道一般就是主菜,西餐中常见的主菜有牛肉、鸡肉、鱼肉、猪肉等,不同于中式菜系的煎炒烹炸,这些主菜一般采用西式的烹饪方法,如香煎牛排等。
第四道,吃过主食后,需要来一些餐后的甜点,这时候会上一些布丁甜品、冰激凌甜品等。
最后一道,就会来一些咖啡、红茶等饮品,来作为结束这一餐。
那是我第一次吃西餐。
我跟着爸爸的朋友下了车,当服务员帮我拉开车门的时候,我就已经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异样,处于礼貌,我还是说了声谢谢,那是我16岁的一个晚上。
进屋,落座,服务员在我们每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小碗水,盘子旁边放着一块温热毛巾,这时候不能怯场,于是,我落落大方(自我感觉)的拿着毛巾擦了擦手,然后端起桌上的水,浅浅的喝了一口,嗯,不错,柠檬味的,上面漂着一片柠檬。但是吧,我敏锐的嗅觉让我闻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味,感觉周围人的目光在我身上不断的打量着,我心里的窃喜一直到我妈脸上的尴尬戛然而止。
这时候,就要感谢我亲爱的母亲大人了,她并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慢慢地将手放到了水里,洗了洗,然后拿毛巾擦了擦手,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。我却早已经拿脚抠出来了一套四合院。没想到的是,这才只是前戏,好戏还在后头呐。
牛排上来了,大家处于爱幼的一种心理,就先给我了一份,让我先吃,别饿着,一份牛排,一份刀叉,加一张纸,很正常的搭配直到我说了声谢谢并把那张挡油(后来知道是(//?//))的纸揣进了兜里。
waiter很好心的提醒了我一句,小朋友,那个纸要放到你胸前的哦,小心油溅到身上啊。和蔼,富有磁性的一句话,宛如地狱敲响的魔钟,将我心底的防线击得溃不成军,我很小声的说了一句,谢谢(据我妈后来回忆,我的脸巨红,她从来没见过我那个样子(////))。
不得不说,西餐的礼仪没见过的话,真的看起来很傻很呆,也得亏是我小时候,我实在是不敢想,这万一要是和客户或者和对象出去。。。。。
就真的活不下去了。。。
头盘(开胃菜)-汤-主菜(主食)-甜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QQ:23236402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